2010年10月26日星期二

新食材解碼 - 原味朝鮮薊

這幾天創意源源不絕,
一時間囤積了很多網誌題材,
趁有空檔一口氣全清掉,
以免多等幾天又會落入陳封存倉危機

自從學懂用朝鮮薊(「薊」粵音: 計, Artichoke)
來煮老火湯後, 不時遇上都會買一顆回來煮煮養生湯,
但因為煮湯只能喝到湯汁,
對於朝鮮薊本身到底是什麼味道仍然很好奇,
所以這次剛好遇上3棵特價的機會,
就試做了一次原味朝鮮薊

朝鮮薊雖然長得大大一球,
但其實可食用部分少之又少,
一般會先以檸檬泡水同煮約30分鐘後,
拿出來逐瓣剝離吃底部的肉,
由於可食部分其實很少而且味道很淡,
所以通常都會配以沾醬像吃薯片一樣沾著吃,
實際吃到的主要也是沾醬而已

我不喜歡這種吃法,
一來非常不健康, 二來也吃不到朝鮮薊的原味,
所以我參考了網友 美美 介紹的做法,
簡單平實的認真品嚐朝鮮薊的原味



首先左上角的圖是新鮮朝鮮薊未煮前的原貌;
右上角則是經過初步修剪, 把頂端切去一些,
葉瓣較硬的帶刺部分剪去,
也把莖的部分修短一些方便烹調;
修剪完整顆放到水嚨頭下用流水沖洗,
葉瓣會隨流水打開一點, 沖一下就可以了,
然後整顆放到蒸碟上隔水加熱蒸30分鐘,
熟了後顏色會由鮮綠轉為較暗淡



蒸熟後可以進行第一階段解拆, 一瓣一瓣剝下來,
直接用牙齒咬出底部的嫩肉來吃,
剝了幾層之後對比旁邊仍未解拆的朝鮮薊,
根部開始露出最價值連城的心部,
左邊兩片葉瓣是剛剝下來仍未吃,
中間的是已經吃過後的剩餘物資,
看起來真的沒有吃到什麼....而口味也非常淡,
口感是軟軟的有點像水煮過熟的青菜, 談不上好吃還是不好吃

一直努力剝之下, 左下角的圖終於比較能看清楚心部的樣子了,
但不要高興太早, 距離享受美妙成果之路還很長遠呢....
吃朝鮮薊有點像打電動一樣, 需要不斷打怪升級解難,
最後才能通關取得寶物, 難怪大家都說吃朝鮮薊是倒吃甘蔗

終於把所有葉瓣清理好後, 新的難題又會出現,
這次是所謂「choke」的部分, 是一堆密密的白毛,
從賣相就知道不好吃也根本不能吃,
所以要用小刀全部清理乾淨



不要以為左上角的整顆都是心部, 其實我還沒把所有莖部清乾淨,
看旁邊的切面圖就更清楚了,
只有白色的部分才是花這番工夫氣力要取得的美食,
有點透明的已經是不能吃的莖部了...

把從頭至尾分割出來不能吃的部分集中起來滿滿一盤,
而可吃的心部相對原物卻只有那麼一點點,
雖然圖中只拍了心部的一半份量,
但比例上仍然很過份

市面上也有賣醃製了的朝鮮薊心部罐頭,
不過新鮮的朝鮮薊心部口感是像筍一樣爽脆的,
醃製過後想必會變成軟軟的, 應該完全不同風味,
所以要吃爽脆版本的話也只能努力自己下工夫解拆

雖然說我也蠻愛這個爽脆中帶著淡淡朝鮮薊獨特香氣的食材,
但每每要經過此番折騰才能吃到那麼一點點肉,
實在不太符合成本效益,
試過了嚐完鮮後, 我以後還是選擇整顆丟下去煮湯的做法好了,
簡單方便而且同樣有益


有興趣多知道一點朝鮮薊益處的話,
建議可參考 Siu Kit 的網誌, 資料整理得還蠻完備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